极速打开
打开爱书小说APP 去广告阅读

返回

大明公务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饥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十六章饥民

  因为运输粮食的原因,在海上航行了二十多天的船队,要在登莱港停靠,将粮食卸了之后,才能转道辽东。

  登莱这里是一个军港,而今却充斥着无数百姓。

  朱雄英远远的看着,这些百姓干瘦的身体,衣不蔽体,似乎每走一步都在哭腔,被赶上船只。一时间义愤填膺,对杨震说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震一看,就猜得七七八八的。不过,不敢乱说话,说道:“我派人去打听一下。”

  一会功夫,就打听清楚了。

  “这是山东布政使吴印主持的,凡是流民都要到辽东安置。”杨震说道。

  朱雄英说道:“为什么?”

  杨震说道:“因为辽东巡抚出粮食,他们到了辽东之后,能活下去。”

  朱雄英说道:“难道我们没有带粮食吗?”

  杨震说道:“不够。远远不够。山东是北方人口大省,有数百万人口,我虽然没有算过,但是揣测,山东一年粮食产量一定在一千万石以上,缺少这么多粮食,我们带来的粮食才多少了。而今朝廷要做的事情,将这些粮食花在正事上,不管用什么办法。尽可能扩大粮食生产。让百姓活下去。而不是将粮食分给流民。”

  朱雄英还是不明白,说道;“为什么?”

  杨震说道:“因为他们没有地,也离开了原籍。对任何府县来说,都是外地人。不稳定因素。”

  没有地,也就是给他们的粮食是纯消耗,不可能带来粮食生产。正因为流民离开了原籍,他们不在父母官的名册之上,本县饿死百姓,那是饿死县里的百姓。这个数字多了。县令还是要挨板子的。所以,县令瞒报也好。掩盖事实也好,他们也是尽量让本县的百姓不饿死。而这些流民,关他们地方官什么事情。反正他不报,朝廷也就不知道。

  更有很多地方官驱赶流民。任他们死在荒郊野外。就可以当做不知道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洪武年间,大明底子厚,即便遇见天灾,百姓损失也不大。不足以形成流民潮,少数流民这样处理就够。如果形成了流民潮,流民都围城了。那就是另外的办法了。

  所以,对于这些人被辽东接走。地方官是乐见其成的。

  于是就有了今日场面。

  说百姓愚昧,有些太武断了。但是这个时代很多百姓都没有受过教育,只熟悉家乡附近的情况,对于其它地方并不熟悉。也不了解。而且官吏行事,可没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看广告,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第十六章 饥民(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