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打开
打开爱书小说APP 去广告阅读

返回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章 大儒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公子高义……”

  “谢公子救我们于水火……”

  “大公子如再生父母,受我等一拜!”

  “大公子,你可受伤否??”

  “大公子,救世父母,汉民恩公啊……”

  ……

  难民们纷纷下拜。

  刘封笑了笑,问那老人:“肉汤和米饼够不够吃?”

  那说书老人激动道:“够了,够了,被奴役到现在,从来没像今天吃这么饱过。”

  刘封很满意的点点头:“那……你们继续。”

  老人笑道:“好,好,咱也让公子听听!”

  便又重唱刚才的曲子,刚唱了两句,就被刘封打断了:

  “老丈,可别吹捧在下了,护国安民是为将者该做的,刘封实在受不起。”

  众难民一起道:“大公子受的起,受的起!”

  刘封感觉被这么当面吹捧也怪怪的,便说道:“今日我便抚筝一曲,迎接各位乡亲父老归汉,曲名曰……”

  他抬头看看头顶的月亮星辰,说道:“汉宫秋月!”

  众人一听大公子要献曲,纷纷高声叫好!

  然后,一起跪下!

  是的,这曲子,得跪着听。

  刘封拿来一架古筝,婉转的筝音时如哀奴哭泣,时如怨女低吟,伴着繁星朗月,回荡在空旷的草原中。

  百姓这才知道,大公子不仅武功绝顶,琴艺也如此高超。

  这首一千多年后才写出乐曲讲述本来的是王昭君的远嫁匈奴求归而不得的故事。

  但这些汉民却不知道,只觉得这音乐饱含着共情感,触景生情,都跟着流出泪来。

  然而,刘封琴音中,除了对昭君深深的同情,更饱含着刘封对汉成帝拒绝昭君归汉的不满。

  而这些难民中,体会最深的便是蔡文姬了,她听着这曲子,遥想这十二年的艰苦岁月,再一次流出泪来。

  接着,她专心看了看正专心抚琴的刘封,平静的外表下,内心早已波澜起伏。

  如此完美一个男人,便曾是她年少时曾幻想过的样子。

  才华横溢,文韬武略,英俊勇武,忠孝两全,乃我大汉男子的楷模……

  罢了罢了,想这些做甚,此曲如此优美凄婉,我可要将它记下来。

  一曲弹毕,无数百姓都沉醉于其中,这对于常年精神文明极度匮乏的难民来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这时,蔡文姬款款走上前,深深施了一礼:“公子好筝艺,能在此听到如此优美绝伦的曲目,阿琰感激不尽……”

  刘封笑了笑:“见笑了,我尝听闻昭姬夫人精通音律,可否欣赏一曲?”

  刘封叫人回头去准备古琴,而蔡文姬却道:“不必,还请公子借筝一用。”

  刘封一怔,他的古筝都是现代工艺,弦数和音调与真正的古筝大有不同,家里的大小乔和樊氏都是琴筝高手,刘封也得手把手的教才让她们逐渐适应。

  这蔡文姬,听一遍就能会吗?

  结果令他意外,蔡文姬伸出手指,挨个琴弦拨弄了一番,便点了点头。

  再接着,就缓

特大好消息,退出转码页面,下载爱阅小说app后,全部小说免看广告,还能优先看最新章节。活动推广期间,用户还可以免费领取礼包100块钱话费。
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第142章 大儒之后(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